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史讀冊報告<倒風內海>ATA102119邱詩涵


書名:倒風內海
作者:王家祥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介紹:這是一個關於海的神話,以四百年前的台灣為時空背景,故事時間設定在1624~1662年,是荷蘭人佔領台灣的時期,然後除了以平埔族西拉雅族為主角,還以西拉雅族的角度,一段鄭成功攻台前夕,發生在當時的大員灣(台窩灣)、赤崁社、以及位於倒風內海西南的麻豆社,描述台灣原住民面臨到荷蘭人的統治與漢人不斷湧入的移民潮,動盪演變的故事,還描寫了西拉雅族的許多傳統,包括傳統祭祀與禁忌、獵鹿隊、紋身。然後透過巫婆的夢兆「災難自海上而來,降臨在我們身上!」貫穿全篇,海洋台灣因此正式進入海洋殖民史,而平埔族也在荷蘭人和漢人的進逼中,逐漸走向弱勢民族被同化的宿命。

心得:
        當翻開書看到序(回到內海),這本書就已經深深吸引我繼續看下去,一開始看到書名時根本不知道<倒風內海>到底是什麼,直到看了序,作者給了時間背景,也給了對倒風內海的解釋,為接下來要說的故事揭開了序幕。這本書分了12個部分,以前我是很討厭看這種書的,因為會讓我搞不清楚書本到底想表達什麼,但是這本書卻不一樣,雖然分了這麼多,但它卻讓我覺得是可以連貫起來的故事。

從清晨的獵捕開始了這故事,從主角沙喃的平常生活向外延伸,日常生活的一些小情節巧妙成為一種描述文化的伏筆,然後,由女巫的預言點燃即將絢爛的煙火,除了主角故事非常的緊湊,一些高低起伏,一些轉折點,還有雖然是一本關於歷史的小說,但在文字的表達上卻非常純熟的運用了許多自然的生物,環境來輔助描述西拉雅族的平常習俗,這讓我感覺好像回到過去並且身歷其境,為可憐的原住民感到心疼。我也發現作者在故事還使用了許多平埔族的一些族語,這讓我能夠更貼近主角的角度去看事情。

        原本原住民是那麼的知足感恩,那麼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好像一切事物都是那麼豐富,他們不會有那種無止盡的慾望,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依循著大自然原有的規則,只要不趕盡殺絕,只要播種耕種,他們就可以擁有不匱乏的資源,草原上就可以有生生不息的鹿群,粟米在秋天就都可以收成。他們原本是不需要其他東西的,直到荷蘭人進入台灣以後就都變得不一樣了,藉由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對原住民的傷害並不僅僅只是剝奪它們的土地,最嚴重的是,荷蘭人讓他們用鹿皮去兌換一些對他們來說很稀奇很美麗但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導致他們開始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依循大自然的規則,然後開始對鹿群趕盡殺絕,這才是對原住民最大的傷害。
       
       作者用與常人相反的觀點去呈現不同的歷史畫面,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方法。也許我們都應該學著用不同的角度方法去看待事情,這比盲目地聽著別人說,或是一直照著不變的方式走,還更能了解自己到底想知道些什麼,比起總是聽著課堂上老師說的同一套歷史,我們應該多看看一些不同的書,學著去比較,並且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最合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